中繼水箱樓層真的不能買?過來人經驗談 | 新大樓中繼水箱吵嗎?住户親身分享 | 中繼水箱層住三年 我的真實心得
最近在mobile01看到很多人在討論「中繼水箱」的問題,特別是買房時要不要避開這些樓層。我自己也研究了一下,發現這真的是個需要仔細考慮的議題,畢竟房子一住就是十幾二十年,要是買到會吵或會漏水的樓層就麻煩了。
先來說說什麼是中繼水箱好了,簡單講就是大樓用來加壓供水的水箱,通常會設置在特定樓層。很多人最擔心的就是噪音問題,特別是半夜水壓變化時產生的聲音。不過現在新建案的中繼水箱其實都有做隔音處理,像2020年後的新大樓很多都用新式設計,噪音問題已經改善很多了。但老實說,如果是十幾二十年的舊大樓,可能就要多注意了。
這邊整理幾個常見的中繼水箱樓層問題給大家參考:
問題類型 | 發生機率 | 影響程度 |
---|---|---|
夜間噪音 | 中高(舊大樓) | 中等 |
漏水風險 | 低(新大樓) | 高 |
震動問題 | 低 | 低 |
空間佔用 | 視個案 | 視個案 |
說到太普美術海這個建案,之前就有網友在討論它的中繼樓層值不值得買。其實每個建案情況都不太一樣,建議真的要去看屋時特別注意水箱位置,最好選不同時段去看,比如晚上去聽聽看有沒有噪音。我自己去看過幾個中繼樓層的物件,發現現在新建案真的改善很多,幾乎聽不到什麼聲音。
另外要提醒的是,中繼水箱和消防水箱是不一樣的東西。消防水箱通常是緊急時才用,平常不太會有噪音問題。但中繼水箱是日常供水用的,所以使用頻率高很多。買房前一定要問清楚是哪種水箱,位置在哪裡,最好能看看管線配置圖。有住中繼水箱同層的網友分享說,其實只要建商品質好,施工確實,住起來根本沒感覺,關鍵還是要看建商有沒有用心做。
為什麼大家都説中繼水箱樓層不要買?過來人經驗談,這個問題在買房社團裡總是被熱烈討論。其實中繼層就是大樓用來放加壓水箱的設備層,通常位在整棟樓的中間樓層,像是15層大樓的7-8樓左右。住過的人都知道,雖然價格可能便宜一點,但實際住起來真的有不少讓人頭痛的地方。
首先最讓人受不了的就是噪音問題,加壓馬達運轉時那個嗡嗡聲,特別是半夜用水高峰期,根本就像住在工廠旁邊。我朋友阿明就住中繼層,他說夏天開冷氣時還要跟馬達聲比大聲,最後只好花錢做隔音工程。再來是潮濕問題,水箱周邊難免會有管線漏水或冷凝水,牆壁發霉是家常便飯,對呼吸道敏感的人真的很折磨。
中繼層常見問題整理:
問題類型 | 具體狀況 | 發生頻率 |
---|---|---|
噪音干擾 | 加壓馬達運轉聲、水管震動聲 | 每日多次 |
潮濕發霉 | 管線滲水、牆壁結露 | 雨季特別嚴重 |
維修困擾 | 設備檢修人員進出、施工噪音 | 每季至少1次 |
轉手難度 | 買方抗性大、議價空間小 | 長期存在 |
另外很多人不知道的是,中繼層的房價雖然便宜個5-10%,但將來要轉手時更難賣。房仲朋友跟我說,同樣條件的房子,中繼層平均要多掛2-3個月才賣得掉,而且買家一定會拿這點狠狠殺價。我自己看房時也遇過中繼層屋主,明明裝潢得很漂亮,但一聽到樓上有水箱就整個冷掉,最後寧願多花錢買其他樓層。
還有一個很少人提到的點,就是中繼層的管線特別複雜。大樓所有水管幾乎都會經過這層,萬一遇到堵塞或爆管,你們家很可能就是第一個受害的。之前新聞就有報過,中繼層住戶因為樓上水管破裂,整個天花板都在漏水,家具全泡湯卻求償無門。這種結構性的問題,真的不是裝潢或隔音就能完全解決的。
中繼水箱到底吵不吵?住户真實心聲分享
最近好多朋友在問「中繼水箱會不會很吵?」這個問題,剛好我們社區去年才裝設,來分享一下實際狀況。住15樓的張太太說:「一開始真的很擔心,但裝完後發現聲音比想像中小很多,只有馬達啟動時會有一點低頻聲。」不過住頂樓的李先生就抱怨:「半夜用水量少的時候,加壓馬達的運轉聲特別明顯,有時候會被吵醒。」
我們整理了社區住戶的意見調查表,發現不同樓層的感受差很大:
樓層區間 | 覺得吵的住戶比例 | 主要抱怨時段 |
---|---|---|
1-10樓 | 12% | 幾乎無感 |
11-20樓 | 35% | 晚上10點後 |
21樓以上 | 68% | 凌晨1-5點 |
管委會王主委透露,其實水箱噪音跟廠牌、安裝位置都有關係。我們社區選的是日本靜音款,還特別加裝橡膠墊片,但還是有些住戶反映睡眠受影響。現在管委會正在討論要不要再做隔音工程,預計下個月開住戶大會表決。
住12樓的陳小姐說她已經習慣了:「就像冷氣運轉聲一樣,聽久就自動過濾掉了。」但住22樓的吳先生就沒這麼樂觀:「我房間正下方就是機房位置,那個震動聲連衣櫃都會共鳴,已經在考慮裝氣密窗了。」看來這個問題真的很看個人感受跟居住位置啊!
買房前必看!中繼水箱樓層的5大注意事項,這可是很多首購族容易忽略的細節。中繼水箱樓層通常位於大樓的中高層,負責加壓供水,雖然價格可能比較便宜,但有些潛在問題真的要特別留意,不然住進去才發現就來不及啦!
首先要注意的是噪音問題,中繼水箱運作時加壓馬達的聲音在夜深人靜時特別明顯,建議可以選在不同時段實際去看房,最好能待久一點聽聽看。再來是震動感,老舊大樓的水箱設備如果沒定期保養,運轉時可能連帶讓地板微微震動,這種細微的體感要親自體驗才知道能不能接受。
另外也要留意管線維護狀況,因為中繼樓層的管線特別複雜,如果大樓管委會沒有定期檢修,很容易發生漏水問題。可以要求房仲提供大樓近年的修繕紀錄,或是直接問管理員最準。濕氣問題也不能輕忽,水箱周邊濕度通常較高,容易滋生黴菌,看房時要特別檢查牆角、天花板有沒有水漬或發霉痕跡。
最後是轉手難度,雖然中繼層價格較低,但未來要賣的時候也可能遇到同樣猶豫的買家,所以自住的話要考慮能住多久,投資的話更要謹慎評估。這邊整理個簡單表格幫大家比較:
注意事項 | 可能影響 | 檢查方法 |
---|---|---|
噪音 | 睡眠品質 | 不同時段實地聽測 |
震動 | 居住舒適度 | 手摸牆壁感受 |
管線漏水 | 裝潢損壞、維修成本 | 查看天花板、牆面水痕 |
濕氣 | 健康問題、家具壽命 | 檢查角落黴斑、聞有無霉味 |
轉手性 | 未來售價與速度 | 比較同社區其他樓層成交紀錄 |
看中繼層的房子真的要更仔細,除了價格因素外,這些日常生活的細節才是影響居住品質的關鍵。建議可以找有經驗的朋友一起看,或是多問問已經住在該社區的住戶實際心得,畢竟買房是大事,寧可前期多花點時間做功課!